掃呢頁CODE去手機

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心衰竭非典徵兆 食慾不振竟是死亡警號! [壹週刊 - 1440 - 生活] __,M1,

心臟衰竭並不表示心臟完全失去功能或停止,而是指心臟未能正常運作,導致血液循環不正常。對症下藥後,溫先生雖無法像以往一樣進行劇烈運動,但總算回復正常體力 ...






心臟衰竭並不表示心臟完全失去功能或停止,而是指心臟未能正常運作,導致血液循環不正常。對症下藥後,溫先生雖無法像以往一樣進行劇烈運動,但總算回復正常體力。

壹路健康

心衰竭非典徵兆 食慾不振竟是死亡警號!

人心難測,此話不假,就以心臟衰竭病人溫先生為例,心臟於四年前已開始「溫提」他:「我有心事!」可惜,四年來反覆出現相關症狀,多次進出醫院診所,溫先生的「心事」始終無法被發現。

須知道我們的心臟,打從出生開始已出盡力為身體各器官服務,心肌落力收縮泵血輸送至全身。可惜最強的心臟都有枯萎時,加上人口老化、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,心臟衰竭個案有增無減。專家提醒,及早了解「心事」,可保命長久!

溫先生聽不到的「心聲」,終在去年二月「盡訴」,令他一隻腳踏進鬼門關!

「四年前在內地旅行時,行行吓街突然暈低,之後就被送入醫院吊鹽水,後來我返港後,再去睇醫生,佢話:『呢個年紀,十個男人,九個係咁。』佢覺得係因為我壓力太大。」

心律早已不正

從事教育文職工作的溫先生,自問不煙不酒,又經常做運動,就算有家族心臟病史,都一點也沒有懷疑這次突然暈倒,是與心臟病有關。「我外婆和媽媽都有心臟病,而我亦自小有心律不正,仲因為咁唔做得運動。」不過,後來隨着年紀漸大,心臟漸漸發育,心律變得穩定,加上溫先生熱愛運動,早就忘了自己原來身懷計時炸彈。

「十八歲至三十五歲呢段期間,是運動量最大時期,游水、長跑、打波樣樣做齊,所以已經淡忘心律不正呢個問題。」話雖如此,四十八歲的溫先生自覺體能在四十歲後開始走下坡,四年前那次暈倒後,未有再出現症狀,直至兩年前,心臟又來一次突襲。

「兩年前開始出現氣促、氣喘,瞓低時最明顯,經常瞓瞓吓因為呼吸困難而扎醒,感覺好似快要窒息一樣,之後氣喘情況愈來愈犀利,我又去睇醫生。」可惜,由於溫先生小時候曾患哮喘,自己甚至醫生都認為是哮喘病發,結果只處方了氣管舒張劑。「用藥後又的確好好多,所以就無懷疑。」





醫生會因應病人病情,為病人植入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,有助提高心臟泵血功能,並改善心律不正。





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會植入病人左胸壁皮下(鎖骨對下)。





心臟衰竭患者主要靠混合藥物治療,以加強心臟泵血功能,減輕心肌負擔及防止心肌組織惡化的情況。





隨着人口老化及「三高」問題嚴重,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認為,心臟衰竭新症數字將大幅攀升。

病徵多體力下降





心臟電腦掃描是最佳的非創傷性全面評估冠狀動脈血管的方法,醫生能透過此項檢查,評估冠狀動脈血管壁、內徑及心室的狀況。

心臟健康列車召集人兼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解釋:「心臟衰竭患者會因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全身而出現呼吸困難、氣促、腳腫、疲倦和夜尿頻密等症狀,隨着體力下降,患者難以如常生活,甚至連自理能力也會出現問題。」

溫先生正如陳藝賢醫生所說,其後經常感到疲倦及出現腳腫情況,由於體力下降以及嚴重氣喘,溫先生連由辦公室到樓下用膳也感困難。「個人攰到直情好似擔完泥一樣,喺屋企,由房去廁所,幾乎係爬住咁入去。」

陳藝賢醫生指出:「心臟衰竭患者隨着病情惡化,急性發作的頻率會增加,大大提高住院率及死亡風險。」陳醫生特別指出,氣喘、咳嗽是心臟衰竭的常見病徵,但原來食慾不振也是病徵之一。「一項心臟衰竭病人認知的調查發現,有逾一半患者不知道心臟衰竭會引致食慾不振。」

心臟停頓瀕死亡邊緣

至於溫先生,隨着病情惡化,他不只食慾不振,更需要人餵食及協助洗澡,有一晚更因無法排尿,忍不住要召救護車。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腎衰竭,最終確診心臟衰竭。住院期間心臟更一度停頓,需要電擊搶救。

大難不死的他,在接受藥物治療和安裝除顫器穩定心律,經過半年後,總算重獲「新生」。陳藝賢醫生指出:「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,必可減低入院及死亡率,目前有多種藥物有效控制病情,甚至可以改善心臟功能,研究發現,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,比不接受的,死亡率可大減七成。本港近日引入了新一代雙效藥物『血管緊張素受體——脂啡肽㩗抑制劑』,有效改善血管舒張,刺激身體排出鈉和水,減慢病情惡化。」





適量運動可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血流量,但應在醫生指示下進行,不能太劇烈,例如太極是理想的運動。





病人須限制液體及鈉的攝取,例如食物中的鹽分不可過多,一天不能超過 3至 5克(約一茶匙)。





心臟衰竭病人可因應磅數評估水腫情況,從而初步估計病情,醫生提醒,若一日內體重增加三、四磅,應及早求醫。





預防心臟病,健康均衡飲食不能少,多菜少肉是基本,可改吃堅果類如花生、合桃等以攝取蛋白質。

了解你的心

心臟猶如一個泵,將血液泵往身體各個器官,而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受損,導致心臟泵血功能欠佳,不能泵出足夠血液來維持身體所需,嚴重者可引致死亡。心臟衰竭會令血液循環減慢,導致心肌發大而出現多種症狀。

正常心臟(左)

心肌每一下收縮,將左心室血液泵出。

心臟衰竭(右)

心肌泵血功能不佳,無法提供足夠血液到各器官。

心衰成因

心臟衰竭的成因眾多,不過歸根結底,都是由於心肌受損,因而令心臟日漸衰弱。心衰主要成因如下:

冠心病

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血液,一旦硬化、收窄或閉塞,部分心肌便會因缺血而導致無法運作,甚至壞死。而餘下的心肌便要負起原有工作,對心臟造成負荷,引致心臟衰竭。

高血壓

血壓過高令血液循環受阻,心臟須加倍工作才可把血液泵出,因而加重心臟負荷。

心瓣膜病

心瓣是心臟的活門,能防止血液倒流。當這活門出現問題,不能完全及有效地開關,心肌便要加強收縮,把倒流的血液泵出,增加心臟負荷。

糖尿病

糖尿病可致冠心血管硬化,因而阻塞血流引發心肌壞死;或是影響心臟肌肉細胞導致心肌肥厚,增加心衰竭風險。

心肌受損

心臟肌肉因細菌或病毒感染,或因酗酒、某些藥物影響而受損。

其他

包括家族心臟病史、甲狀腺功能亢奮、心律不正等。

護心符

香港每年因心臟衰竭入院的人次超過一萬八千次,當中有約八百人死於此病。想預防心臟病,必須做好護心工作!

定期驗身

及早開始追蹤三高壞分子(血糖、血脂、血壓),一旦驗出超標,須及早治療,以防禍及心臟。另外,亦可透過心電圖、心臟超聲波及心臟電腦掃描檢查心臟功能。

養心食物

多吃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,包括燕麥、大蒜、洋葱、堅果等。

恒常運動

美國心臟協會建議,每週進行最少五次,每次最少三十分鐘,中等強度有氧體能訓練,即是運動後會氣喘和面紅的帶氧運動。

戒煙

尼古丁會引致心跳加速及損害血管壁,令血管硬化,一定要戒。

「量」心手冊

心臟衰竭的病徵極不好受,嚴重影響生活質素,末期患者由於心臟泵血功能太弱,會經常出現暈眩、胸口不適等情況,專家提醒,一旦持續出現以下症狀,應盡快求醫,找出病因,以防心臟功能變差。

常見症狀

•呼吸困難/氣促 

•腳部腫脹 

•疲倦乏力

•持續咳嗽 

•夜尿頻密 

•肺水腫,因而出現鳴聲

驗心名單

血液檢查

檢查血糖、血脂、肝、腎功能等,有助了解血液成分是否正常,有無病理變化。

心電圖

最方便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,能顯示病人心臟的電流活動情況,同時可顯示心房及心室的肥大程度。

心臟超聲波

檢查心臟結構及心肌功能,以及有否心瓣毛病及先天性心臟病患等。

心臟電腦掃描

了解心臟及冠狀動脈的結構有否異常,準確度比其他心臟檢查等為高,隱性預測度接近 100%。

撰文:葉凱欣

攝影:關永浩

features@nextdigital.com.hk


鍾意就快D Share啦!